完美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完美真人 WM真人 APP瀚蓝环境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完美真人
热门关键词: 2024 2023 2025 1 1aND2=2 1aND2=3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全国服务热线

15130688185

完美真人 WM真人 APP瀚蓝环境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小编时间:2023-07-27 07:01 次浏览

信息摘要:

 2022年国内外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多重挑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及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仍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中央和地方全面部署并稳步推进各项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无废城市”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无废城市”建设推动了固废处理市场需求扩大和领域扩展。环保行业刚需属性不变,但其发展将从高速发展走向高...

  2022年国内外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多重挑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及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仍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中央和地方全面部署并稳步推进各项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无废城市”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无废城市”建设推动了固废处理市场需求扩大和领域扩展。环保行业刚需属性不变,但其发展将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环保行业面临全方位提质增效、精耕细作、系统化建设运营等更高机遇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公司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顶住国际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等压力,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无废城市”建设机遇,坚持“主业外延+内涵增长+二次曲线”的有机结合,秉承“成为‘城市好管家、行业好典范、社区好邻居’的‘三好’企业,员工具备敬畏心、责任心、利他心、进取心、正直心”的“三好五心”的核心价值观,持续聚焦环保主业,坚持“固废处理为拓展核心、水务能源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业务板块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内外兼修提高运营水平,韧性寻求业务突破,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

  2022年,公司强化组织管理,动态调整组织架构,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加强集团管控和赋能,提升整合能力;加强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数据运营服务能力,支持集约化管理,助力降本增效和提升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以研究院为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存量项目的运营效能,并为“双碳”和“无废城市”领域的潜在业务储备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强化职业化团队打造,提升管理领导力和团队管理理念;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2022年,公司启动以排水业务和固废处理业务相关资产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规模预计为10-30亿元,目前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能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拓宽公司轻资产运作的途径,促进公司投资的良性循环,助力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地。

  公司一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持续关注全球和碳减排事业。报告期内,公司成立碳管理委员会,一方面开展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的盘查工作,对企业碳排放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管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方案,同时加强碳管理技术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应用,另一方面科学系统地建立企业碳资产开发和交易机制,挖掘公司存量和增量项目在碳减排领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碳达峰、碳中和”事业贡献企业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上榜2022年度中国环境企业十强排名中排名第7位(上升7位)、连续九年蝉联“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入选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22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TOP10,荣获新财富“最佳ESG信披奖”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TOP50(环保行业唯一)、金牛社会责任奖、年度环境责任优秀奖、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评级“AA”评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的唯一),公司董事会获第十七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之“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等荣誉,公司行业影响力及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品牌形象持续提升。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8.75亿元,同比增长9.3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25.10亿元,同比增长9.07%,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9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下降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下降1.07%。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332.88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13.69%。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而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天然气业务受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因素影响,天然气综合采购成本不断攀升,而受限于限价政策,导致能源业务2022年亏损约0.65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约1亿元。2023年一季度天然气业务进销价差有所改善,能源业务2023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如延续目前市场趋势,预计全年可实现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亿元,同比下降51.90%,主要是能源业务同比出现较大亏损,以及受经济下行等情况影响,应收账款回款未有明显改善。

  公司持续加强与各个地方政府客户的沟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工作,预计年内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款。其中,在南海区政府的支持下,将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至少15亿元存量应收账款回款问题。公司与各地政府推进完善和落实费用拨付机制,加快回款速度,并推动垃圾处理费等收费机制逐步完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通过上述方式,将建立常态化机制保障和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大幅改善公司现金流,降低财务费用,优化资产负债表,夯实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固废处理业务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80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4.99%,同比增长4.74%;实现净利润为9.07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77.11%,同比增长26.57%,剔除工程与装备业务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44.49亿元,同比增长23.36%,实现净利润为8.13亿元,同比增长32%,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其中,生活垃圾焚烧业务(不含工程与装备)全年实现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12%,毛利率为47.7%,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体现公司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固废处理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漳州北、乌兰察布等垃圾焚烧新项目自2021年下半年陆续投产,2022年度新增投产常德项目一期(500吨/日)、贵阳项目(2000吨/日),以及桂城垃圾中转站、开平餐厨项目一期以及大庆餐厨等项目;

  固废处理业务净利润增幅大于营业收入增幅的原因主要是:新增投产项目贡献;公司持续落实降本增效举措取得良好成效;以及去年同期计提济宁、乌兰察布、牡丹江等项目资产减值准备,报告期内相关项目经营情况好转。

  公司抓住国家及地方建设“无废城市”的机遇,坚定执行“大固废”战略,探索新的业务协同发展模式,积极进行业务拓展。一方面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业务拓展的“基本盘”,精选具有财政、人口优势及“无废城市”业务拓展潜力的区域,积极拓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另一方面,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核心,挖掘和满足客户更多固废治理需求,向固废处理纵横产业链延伸,复制“瀚蓝模式”,增强客户粘性;同时努力进行新领域的开拓,挖掘新的细分市场机会,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整体盈利能力。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拓展方面:新增南海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500吨/日)、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一期一阶段改扩建项目(400吨/日),佛山市三水绿色环保项目之三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800吨/日,参股49%)。

  纵向一体化拓展方面:除继续巩固瀚蓝城服的环卫业务外,重点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地拓展前端的环卫业务。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实现广东三水、福建安溪、广东饶平、山东沂源、山东潍坊、江苏苏州、河北廊坊等地环卫项目拓展。

  横向一体化拓展方面:对标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总结和推广对各类固废污染源系统化、资源化治理的经验,重点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地横向拓展相关业务。公司2022年落地南海工业铝灰处理项目、安溪大件垃圾处理项目、南平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以及惠安、安溪、乌兰察布餐厨项目,病死畜禽处理项目扩大持股规模和收集区域。

  其他业务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热源和区位优势,开拓管道供热和长距离移动供热。截至目前,累计已实现淮安、漳州、万载、黄石、济宁五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对外供热,提升效益,其他多个项目供热业务也将逐步落地。公司发挥管理优势实现轻资产服务拓展,年内中标河南省台前县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00吨/日)运行、检修维护技术服务。

  截至本报告期末,通过纵横一体化拓展,已分别在南海、南平、开平、饶平、晋江、安溪、惠安、孝感、廊坊等地形成系统化服务“无废城市”建设的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瀚蓝模式”。

  2022年,在佛山市纳入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城市的背景下,以解决佛山市南海区范围固体废弃物为着力点,公司依托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实现“瀚蓝模式”的2.0升级,除继续探索无害化处理外,把资源化利用作为重点,促使各种固体废弃物之间协同处置、能源互换和资源循环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报告期内在南海区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1500吨/日、新增厨余和餐厨垃圾处理规模1000吨/日、炉渣综合利用项目55万吨/年。公司今后将通过持续的模式打造和管理优化,提升业务协同能力、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扩大行业影响力。

  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处区域发展良好,公司运营管理团队积极拓展、精益管理,报告期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能利用率110%,锅炉有效运行小时数超过8100小时。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获评最高运营水平AAA级垃圾焚烧发电厂共5个。

  公司把“降本增效”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报告期内提升建运一体化工程管理,效益显著提升,同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持续深化利用智慧化、数字化等手段提高各项目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2022年,在对外供热量上升205.28%的情况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吨垃圾发电电量、吨垃圾上网电量基本维持去年水平,分别达382.98度和324.39度。

  报告期内公司收回可再生能源补贴约3.1亿元,同比去年有较大改善,补贴资金的加速收回有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公司将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持续跟进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收回情况。

  公司在手订单35,750吨/日(不含参股项目)中,属于非竞争配置项目的共26,050吨/日;非竞争配置项目中有18,100吨/日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承担,其余为央地分摊。

  能源业务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6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2.53%,同比增长21.20%。能源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销量增加,天然气销售均价提升。

  能源业务收入大增的同时,净利润亏损约0.65亿元,同比减少1亿元,大幅下降279.59%。

  (2)积极推进上游优质气源供应多元化和结构多样化,结合短中长气源规划打造稳健的气源保障体系;

  (3)继续加强与供应商、客户及政府的沟通,并积极拓展燃气工程业务、非燃业务等,提升利润增长空间,提升整体盈利水平。能源业务2023年1季度已实现盈利,全年展望逐步趋于稳定。在以上措施多管齐下共同作用下,预计能源业务2023年度将实现盈利。

  积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为未来新型能源应用布局,公司积极探索制氢业务。公司加强固废处理业务与能源业务的协同,2022年启动在佛山南海建设餐厨垃圾制氢项目,设计规模年产约2200吨氢气,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工。结合在南海已建设运营的5个加氢站(3.5吨/日),以及氢能环卫车和公交车的应用,形成制氢、加氢、用氢一体化模式。

  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68%,同比下降2.33%。供水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影响,供水安装工程收入减少以及售水量下降,预计随着经济逐步复苏,2023年将有所修复。公司积极提升智慧水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水损治理、人均效能等核心指标,全面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全年水损率控制在8.2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处于行业前列,体现公司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

  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同比增长7.23%。排水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补确认部分污水处理厂过渡期间污水处理结算收益;部分污水处理厂结算量提升,以及新增金沙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2万方/日)、大石污水处理厂(二期)一阶段(2万方/日)投入运营带来收入增加。

  报告期末,公司积极推进5个扩建项目(总规模13.5万方/日),其中,和桂污水处理厂(二期)、九江明净污水处理厂(三期)已分别于2023年1月和2月投产运营,其余3个项目将在2023年起陆续建成投产。公司积极拓展雨水管网运营等轻资产运营服务,持续扩大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业务。

  瀚蓝多年来注重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坚持不懈地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研究院、事业群/事业部、板块平台”三级创新与管理体系,统筹集团的重点研发项目管理、技术革新等工作,全面提升公司技术创新与管理水平,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下属共有7家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2家子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公司积极打造环保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瀚蓝研究院以“技术研发”、“产业孵化”、“风险投资”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建设,设立计算中心、实验监测中心、水环境及土壤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固废研究所等,以科学的管理体系助力业务降本增效,推动公司科创研发实力提升,破解行业痛点,挖掘、链接企业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瀚蓝研究院已在数智化建设、节能减碳、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突破,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91个,软件著作权42个。2022年,部分技术创新成果已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运营优化。

  产业孵化方面,重点孵化领域包括泛环保领域、新能源领域、新材料领域,利用产业孵化进一步挖掘、链接企业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瀚蓝研究院下属的瀚蓝环保产业孵化器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广东首个环保产业垂直创业孵化器,通过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累计孵化40余家高成长性企业。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手订单合计规模35,750吨/日(不含参股项目),其中2022年底已投产项目规模为28,050吨/日(2022年新增投产2,500吨/日),2023年一季度新增投产规模为1,750吨/日,在建项目规模1,450吨/日,筹建项目规模1,500吨/日,未建项目规模3,000吨/日。

  公司旗下供水、排水和能源板块的燃气业务目前处于行业发展的成熟期;固废处理业务处于行业发展的扩张期;能源业务板块的氢气业务属于行业培育期。

  1、固废处理业务:拥有固废处理纵横一体化产业链,具备对标“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固废

  (1)纵向一体化:已形成前端环卫一体化、中端转运及后端处理的纵向全链条发展模式。

  (2)横向一体化:对标“无废城市”理念,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横向一体化协同处

  理餐厨垃圾、污泥、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大件垃圾、园林垃圾等污染源,形成无害化处理、资源循环、系统发展的产业新模式。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瀚蓝已为全国16个省、自治区共35个城市提供了优质固废处理服务。

  3、供水业务:拥有供水服务全产业链,包括取水、制水、输水到终端客户服务。

  4、排水业务:拥有管网维护、泵站管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排水服务全产业链。

  固废处理业务和排水业务的生活垃圾处理、餐厨、污泥和生活污水处理,均主要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通过与当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BOT或TOT或PPP特许经营协议,在特许经营的范围内提供相应服务。固废处理业务中工业危废处理、排水业务中的工业废水处理采用市场化的经营模式,由公司和工业客户签订处理服务协议。

  能源业务,通过持有燃气经营许可证或与政府签订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开展相关业务。

  供水业务,通过在佛山市南海区当地建设自来水厂及铺设自来水管并提供相应供水服务。

  (三)公司旗下供水、排水和燃气业务在南海区占有相对优势地位;固废处理业务方面,公

  司为固废处理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之一。报告期内,业绩情况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一)具有完整的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一体两翼”业务格局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

  公司已形成生态生活全链接的完整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涵盖固废、清洁能源、水务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具备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服务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等全方位服务能力。

  “固废处理为拓展核心、水务能源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业务板块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较强,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二)与“无废城市”建设要求高度契合的“大固废”业务布局,实现社会综合成本最小

  化的固废处理产业园“瀚蓝模式”已成行业标杆国家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建设为固废处理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公司固废一体化的业务布局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要求高度吻合。

  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已形成集前端环卫一体化、中端转运及后端处理的纵向全链条发展模式,也形成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大件垃圾等多种污染源治理及协同资源化的横向一体化业务布局,具备对标“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固废处理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建成的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是国内率先建成并成功运营的具有完整固废处理产业链的固废处理产业园,建设与运营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形成了固废处理的竞争优势。产业园模式在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处理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便利监管、提升资源利用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十分突出,具有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显著优势,被称为破解垃圾围城的“瀚蓝模式”。2022年,“瀚蓝模式”进一步升级,新增工业铝灰处理、炉渣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制氢、生物资源利用等,各种固体废弃物之间协同处置、能源互换和资源循环利用,助力城市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少、资源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瀚蓝模式”获得业内和各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已实现了在南平、开平、饶平、晋江、安溪、惠安、孝感、廊坊8个项目的园区化模式输出。

  (三)领先的数智化建设能力,打造全国首个“无废城市大脑”覆盖固废治理全链条,助力

  提升运营监管效率,提升竞争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公司注重数智化建设,在固废处理领域打造全国首个“无废城市大脑”,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固废处理各个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控,实现全产业链的数据互通、全过程监控管理及固体废物的溯源,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城市固废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监管效率。

  在固废处理的前端,针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进行分类智慧化监控,打造大市政智慧环卫中枢,实时展示区域城市管理的综合情况,打通市政、环卫、物业等城市管理业务体系,让垃圾分类变得高效、智能、便捷,从而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精细化管理;在转运端,打造智慧城市管家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对多功能中转站、环卫车辆等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进行分析,提升管理效率。国内首创智能化餐厨收运体系,对餐厨垃圾从收集端、运输端、接收处理端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餐厨垃圾收运监管的实时性和智能性管理;在处理端,打造固废治理的“工业大脑”,打造标准统一、融会贯通、资产化的智能数据体系,促进固废处理智能化、数据化转型,帮助工艺专家沉淀经验、机理,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快速提升垃圾焚烧发电效益。在数智化电厂建设方面,公司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管理精细化、流程数字化、工艺设备智能化,提升发电项目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以优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艺为切入点,公司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入到生产应用各环节,构建全链路数据及智能算法模型、垃圾焚烧发电工艺优化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打造环境治理行业首个AI“数字大脑”,有效提升垃圾焚烧稳定性。此外,公司还实现了渣吊全自动智慧化运行,强化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固废治理的末端提供了更丰富的智慧化经验。

  公司研究院以“技术研发”、“产业孵化”、“风险投资”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建设,作为公司探索技术发展战略和完善技术管理体系的中枢平台机构,挖掘、链接企业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研究院成为公司锻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重要前沿阵地。

  公司把社会责任建设实现融入战略、融入经营、融入文化。公司发布“十四五”社会责任战略规划(2021-2025),引领公司寻找最有价值的业务突破点,助力战略达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责任与经营管理高度融合,确保经营合规合法,通过分析和回应利益相关方诉求,挖掘客户未被满足需求点,从而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社会责任融入文化,具体落实到“三好五心瀚蓝人”的行为准则上。“三好”即打造城市好管家、行业好典范、社区好邻居的“三好企业”,“五心”即敬畏心、责任心、利他心、进取心、正直心。瀚蓝人坚守“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使命,以“三好五心”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与股东、客户、政府、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等与善共生,获得相关方的信任,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1)污泥处理量同比增幅72.90%:2021年10月新增晋江污泥进厂、2022年新增开平污泥

  (2)垃圾填埋量同比降幅35.84%:三水生物自2022年3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3)供热量同比增幅205.28%:2021年11月新增万载、漳州供热项目,2022年新增黄石、济宁供热项目。

  1、固废业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同比增长4.74%、4.13%,主要是:多个固废项目投产;

  2、能源业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同比增长21.20%、26.20%,主要是天然气销量创新高,

  以及天然气销售均价提升。能源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91个百分点,主要是天然气业务气源采购成本上涨,但受限价政策的影响,进销价差同比收窄。

  3、供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3%,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26%,从而使得毛利率下降6.27

  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经济下行、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南海区售水量及售水单价均同比略降,但电费、制水药剂、管网维修费、折旧及摊销费用等同比增加较多。

  4、排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3%,主要是:部分污水厂执行提标新单价;部分污水处理

  厂结算量提升,以及新增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带来收入增加。营业成本同比上涨26.16%,毛利率同比下降8.86%,主要是2021年同期含补确认往期管网运营收益,报告期污水厂工程投入增加、药剂采购成本上涨、电价改革电费成本上升等。

  1、广东省内收入、成本分别同比上升17.68%、26.58%,主要是省内能源业务、南海区环卫业

  务规模同比增幅较大,但天然气业务进销差价收窄、环卫业务毛利率较公司其他固废业务偏低等使得省内整体业务毛利率下降5.76个百分点。

  2、广东省外收入、成本分别同比下降3.45%、6.27%,毛利率上升2.32个百分点,主要是较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59,014.6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2.71%;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55,806.1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9.26%;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

  2015年11月,公司与其他公司共同设立北京易二零壹号环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原注册资本8,000万元(后变更为6,500万元,公司实际出资812.5万元,占比12.5%),成立目的主要进行环保相关产业投资。该基金目前处于退出期,已实现项目退出并向全体合伙人累计分配金额4,772.84万元,完成实缴出资比例的73.43%(其中,公司累计收回金额596.61万元,账面本金余215.89万元)。因部分项目尚未完成退出,基金存续期延长至2023年8月6日,目前基金管理人正采取多元化管理措施,积极推动剩余项目退出工作。

  2022年6月,公司与广东高成长企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隐冠二号科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及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科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共同投资设立佛山市南海区桂瀚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注册资本为5,001万元,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500万元(并于2023年1月实际出资500万元),主要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产业投资。

  2022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中央和地方全面部署并稳步推进各项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覆盖固废、污水、大气、土壤、资源化各方面,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意见》以补短板、强弱项、优布局、提品质为导向,提出5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补齐能力短板,包括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等任务。二是着力构建一体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包括推动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统筹规划等任务。三是推动智能绿色升级,包括推进数字化融合等任务。四是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包括积极营造规范开放市场环境等任务。五是健全保障体系,包括加强科技支撑、健全价格收费制度等任务。

  由此可见,行业面临全方位提质增效、精耕细作、系统化建设运营等更高机遇和挑战,存量项目上的一体化运营领域存在较大的挖潜空间,而在固废与污水的资源化领域则存在新增市场机会。

  1.1“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废处理行业加速发展2021年11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印发实施,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无废城市”行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无废城市”建设推动了固废处理市场需求扩大、领域扩展,为行业企业明晰了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1.2垃圾焚烧发电进入存量市场转折期,聚焦运营提质增效,下一步或步入并购整合发展阶段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历经“跑马圈地”、“抢装潮”等时期后,进入冷静发展期,行业不再是盲目扩张,而是对项目规模、盈利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据北极星固废网统计,2022年新增垃圾焚烧发电产能约4万吨/日,较2020年5.8万吨/日的新增产能大幅减少,预计未来几年新增产能会继续减少。

  市场逐年下沉,但空间还有。2022年,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先后发布《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实施方案》两项政策,县级垃圾焚烧处理市场待爆发,目前县级焚烧处理市场还处于市场探索阶段。

  行业内企业未来将更聚焦于运营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发电效率等项目运营指标将普遍得到提升,垃圾发电设施与其他废弃物处理处置领域的协同价值还会持续被挖掘。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的转折期后,下一步或步入并购整合发展阶段,通过行业集中产生规模优势以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3垃圾焚烧发电遭受分类减量和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多手段应对挑战在“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的引领下,垃圾分类快速推进,源头分流将导致终端减量,并改变进入焚烧厂的生活垃圾质量,同时,受人口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或将导致部分地区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垃圾供应减量或供应不足,影响项目盈利。

  继《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发改能源〔2021〕1190号)进一步明确“以收定补、央地分担、分类管理、平稳发展”的总体思路后,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补贴收缩、市场化定价的方向更加明朗,部分地区出台规定,明确2022年起新核准(备案)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按同期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支持具备条件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直接交易,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上网电价;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和非电领域应用,按市场化方式推WM真人 完美真人 APP进项目开发和建设。

  面对垃圾分类导致减量和补贴政策调整的等因素挑战,业内企业积极通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发展热电联产增加供热销售业务和收入、拓展垃圾来源、参与绿电交易等多种方式提升运营效率,最大化发挥在手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行业内运营效率高、规模效应明显、区位优势好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公司在未来会愈发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1.4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进,行业商业模式和现金流有望改善202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非居民用户垃圾计量收费,探索居民用户按量收费,鼓励各地创新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模式,不断提高收缴率。

  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全国生活垃圾收费视频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各地前期在推进生活垃圾收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北京市、湖南省、浙江省和台州市等地围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收费改革、生活垃圾差别化收费、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农村生活垃圾收费等作了经验交流。会议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1)分类分步推进生活垃圾收费工作,持续深化分类计价和计量收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施;

  (2)进一步理顺生活垃圾收费与财政投入关系,明确各自补偿范围,合理制定收费准;

  各地纷纷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实施细则或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和差别化收费的原则。

  随着垃圾处理费收费机制的完善,将原本由地方财政承担的垃圾处理费转变为产生者付费模式,未来垃圾处理费单价有望进一步提升,垃圾处理费来源更有保障,降低垃圾发电对补贴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政府支付的依赖,改善现金流。

  1.5危废市场竞争加剧,主动提质求变才能开创新局危废行业主要是服务于工业领域,不同于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等市政项目,危废行业具有明显的商业属性,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一方面是处置能力的不断释放,另一方面是双碳战略、“无废城市”建设等推进落实,倒逼工业企业升级改造,从而带来产废量的下降。

  危废处置能力已经严重过剩,主要产废地区的危废处理价格快速下降,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危废行业即将进入产能淘汰阶段,最终危废处置行业也必将回归其工业服务的本质:专业的服务,合理的利润。

  危废主要突围方向是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这或进一步推动行业走出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推动行业技术、管理变革升级,在夯实“无害化”处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深度“资源化”和难处理废物领域拓展。

  1.6“环卫+”市场竞争加剧环卫服务由初期的碎片化、低端化逐步过渡到一体化、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

  环卫市场较分散,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企业主要包括传统环卫企业、向下游拓展的设备企业、向上游拓展的固废龙头和国资企业等,尤其是大量地方国资平台成立并取得环卫大项目,与民营企业、行业龙头竞争环卫项目。环卫服务项目的小型化和分散化趋势,以及大量的新进玩家进场角逐,使得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城市综合管理走向精细化、机械化、智能化、新能源化,项目以运营品质、成本控制、科技赋能为核心的竞争壁垒日益强化。

  目前环卫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并不明显,预计未来随着市场化逐渐推进,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时或迎来整合。

  1.7其他细分固废领域1.7.1固废资源化成为新的潜在增长点及市场关注热点2021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碳中和碳达峰等一系列文件中重点强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并专门出台多个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文件。

  2022年10月,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减污降碳”“循环再生”“能源替代”等方向的重要性大幅提升,环保行业核心发展主线也正由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传统环保侧)、新能源方向(泛环保侧)切换。环保众多细分领域深度契合减碳方向,由于碳排放与污染具备较高的同源性,在我国国情下,减污降碳并举更具性价比。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发布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亦强调二者协同的重要性。

  “双碳目标”叠加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背景下,再生资源具备减排效应和供给资源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再生资源减排属性突出,碳中和目标提振企业回收利用需求;另一方面,碳中和目标下原生资源产能扩张受限,再生资源成为重要补充,下游需求增长有望驱动我国的再生资源行业步入第二个景气发展期。

  1.7.2垃圾分类促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板“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引领着固废治理走向精细化、专业化,从垃圾分类的成效来看,“干湿分开”目前最易实现,已成为多地推进垃圾分类的共识,未来厨余垃圾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面对终端处理设施不足的情况,各地在加速补足终端处理设施短板,并且越来越多地区按照园区化模式积极推动项目布局,依托垃圾发电项目扩展餐厨(厨余)设施,实现横向协同和资源综合利用。

  1.7.3农业及农村环境治理《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农业及农村面临的水体、土壤、大气治理、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农业及农村环境治理起步相对较晚,在强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的背景下,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全民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滞后于生产发展需要的矛盾更为凸显。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后,全国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了相关具体政策。目前我国集中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整体市场空间较大,在新政策驱动下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习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8日《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重申这一目标。我国资源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将推动生产、生活、消费深化绿色变革。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清洁能源设施建设,以及对传统用能行业的清洁化改造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城市燃气业务方面,天然气消费是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7月《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2022年上游天然气采购价格和销售端价格倒挂严重等影响,燃气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业内企业纷纷注重拓展稳定、长期、低价的气源,强化长约与下游客户的匹配关系,合理调节长约与现货采购。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建立上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202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推动地方建立健全城市燃气价格联动机制,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已于2023年到各地调研走访,了解燃气购销和价格情况,以及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经验和困难,为研究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进行摸底,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的相关政策有望在未来落地。燃气改革遵循“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原则,预计城市燃气业务的未来盈利水平将摆脱目前价格倒挂的不利局面,在中长期趋于稳定。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一直被视为全球能源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主要路径之一,氢能的利用符合我国碳减排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及战略定位,并计划在未来15年逐步建立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产业上升至国家能源战略。绿氢则是通过光伏、风电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制氢,一方面生产过程实现零碳排放,另一方面以其大规模、长周期、长距离等储能优势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未来面临极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水务企业供排水一体化经营的效果逐渐显现。目前水务行业集中度依然不高,具有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化不足、区域分散等特点;水务行业区域壁垒较强,异地业务扩张难度较大,外延式扩张是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供水管网改造、存量项目提标改造扩建、饮水安全改造、城乡供水整合等仍是近几年行业发展的重点。水价调整受国家资源价格改革政策的引导,阶梯水价继续推开,合同节水管理也在进一步创新水务经营模式,城乡一体化供水整合也进一步加剧。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新兴技术和智能工业的不断融合,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前景。

  2020年7月,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将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作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要求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升管网建设质量,加快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提升污水收集效能。除干旱地区外,所有新建管网应雨污分流。开展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摸底排查,地级及以上城市依法有序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率先构建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远程监控、信息采集、系统智能调度、事故智慧预警等功能,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辅助决策。

  2021年国家出台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及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方案》等,传统水务市场日趋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聚焦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再生水资源化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等领域。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污水处理及资源化2025年建设目标如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

  供排水业务在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发展新阶段,仍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和较大的提质空间。

  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产类别,还有利于盘活国内巨大的基础设施资产存量,也为基础建设领域内企业提供了发展、投资及存量整合的有力工具。2022年,证监会宣布在前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工作基础上,指导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试行)》,支持上市REITs通过扩募等方式收购资产,加大REITs市场建设力度,着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支持REITs常态化发行。

  2021年6月,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标志着中国公募REITs市场正式开启,富国首创水务REIT和中航首钢绿能REIT作为第一批产品,底层资产对应瀚蓝的排水及固废业务。污水垃圾处理、城镇供水电热气、清洁能源、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已列入REITs范围,环保行业内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REITs发行计划。REITs的推出除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也为环保企业开辟了资产上市的途径,促进公司提升运营能力,做大做强主业,由此形成资产的“投资-培育-REITs-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2020年,我国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我国碳排放目前仍处于达峰阶段,围绕碳的相关业务如碳计量、碳盘查、配额碳资产管理、减排碳资产管理等市场空间极大且极具确定性。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针对登记、交易、结算活动各环节明确了监管主体和责任。2021年7月份全国碳市场上线家发电企业成为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体,目前我国7个试点区域碳交易市场仍运行有序,2021年4月,广州期货交易所成立运行。我国正逐步形成全国和区域、一级和二级、现货和衍生品的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从目前看,围绕碳的相关金融基础资产主要包括碳配额、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绿证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在碳交易市场中抵扣碳配额。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的项目应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并在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和登记,且由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审定机构审定。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7年3月暂停,5年期间共计有2871个CCER项目公示审定,其中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高度关注CCER交易的重启。2022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正在从顶层制度设计、配套制度规范制修订、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来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表示为高质量建设好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全面提升方法学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这意味着,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距离重启又更近一步。

  碳资产是指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碳资产也逐渐成为企业继现金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后又一新型资产。随着碳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企业也积极探索开展碳资产管理业务,以应对“双碳”目标下的机遇和挑战。

  规模优先:扩大市场规模,奠定竞争优势,稳居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资本优先:稳定的现金流,防范风险,实现良性增长

  (1)固废:面向全国,紧抓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优质项目的窗口期扩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

  模,同时加快拓展轻资产运营的环卫业务;做强工业危废和有机质固废处理业务;持续推进纵横一体化大固废战略,打造全面对标无废城市的“瀚蓝模式2.0”。

  (2)通过组织优化与协同、提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节能降耗等多点发力,实现降本

  (7)持续完善“瀚蓝”集团化品牌体系,提升公司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以社会责

  2023年是公司“十四五”发展的关键阶段,公司在建项目及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较大,预计2023年公司资本性支出约40亿元,对外投资项目资金需求视项目获取及进度情况投入。

  公司将持续做好资金计划,进一步集中统筹内部资金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外部融资方面,除银行贷款外,灵活运用各种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股权融资及其他资本平台等,有效保障公司运营及发展的资金需求。

  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公司受政策影响大。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对公司的固废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政策的延续性和后续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确认。

  近几年,燃气改革遵循“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原则,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定价模式面临调整,市场竞争加大,同时,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动影响,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价格顺价机制未完全理顺,公司天然气业务承受保供压力。

  对策:加强对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研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巩固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积极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前景方向好的环境服务产业。同时,进一步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成本管控,着力打造运营核心竞争力;拓展收入来源,提升项目效益;加强与供应商、客户及政府的沟通,积极应对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的变化。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环保的要求将更加严格,执法力度亦更加严厉,如果公司未能严格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乃至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将面临环保违法处罚的风险。同时,随着有关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公司的环保投入也随之增加,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对策:严格恪守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要求,继续以“城市好管家、行业好典范、社区好邻居”的经营理念引领公司项目运营和项目建设,并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环保稳定运行责任,通过常态化的检查、监测技术和手段提升WM真人 完美真人 APP运行管理水平,实现长期、稳定、安全、合规运行。

  自来水的质量与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会给人身健康带来危害。公司历来重视产品质量,采用国际国内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合理,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的自来水质量指标优于国家卫生标准。但如果水源保护不当,原水水质污染严重,将影响到自来水的质量,从而有可能对公司的供水业务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对公司所属水厂从取水到送水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定时定点抽样检验,同时加强与环保、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原水水质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和建立原水水质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理系统,确保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鉴于公司所从事的固废、能源等行业特性,对安全管理要求高。如安全生产管理不当,公司将面临安全生产事故、人员伤亡及财务损失等风险。

  对策: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强风险防范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与整改落实工作,重视安全生产意识培养,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安全生产风险。

  环保行业特别是固废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可能吸引更多资本驱动型的企业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进入行业整合阶段,未来市场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公司未来获取优质新项目的难度将加大。

  对策:进一步整合、理顺内部资源,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市场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构建多维市场拓展机制,提升市场拓展能力,积极关注行业整合机会。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积极寻求并把握新的市场机遇,争取实现进一步对外扩张。同时加强市场拓展及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风险控制,尽可能避免存在支付陷阱的项目。

  公司长期以来经营稳健、财务结构稳定、无不良信用记录,同时也非常注意负债期限结构管理和销售现金管理。目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稍高水平,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处理业务、能源业务、供水业务以及排水业务,客户主要是地方政府部门,客户信用情况较好,总体而言,财务风险较低。但公司正在建设(含拟建)及未来收购获取的新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未来外部融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引发综合融资利率水平上涨,将给公司带来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同时,公共安全事件突发,导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支付结算周期拉长,将直接对公司经营净现金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策:公司将全面系统规划公司资金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司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发挥资金统一调配作用,满足资金需求,节约资金整体成本;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探索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方式,同时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大程度支持和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并有效控制财务成本。

  截至2022年底,公司全资或者控股的各级子公司已超过一百家,未来仍将持续获取项目以实现业务扩张,公司的运营管理项目数量将进一步增长,从而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但若公司管控能力的提升未能与业务规模的扩张保持一致,或内部控制制度、约束机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

  对策: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战略管控能力,确保重大决策的科学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决策风险和公司治理风险。加强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管理体制的完善,加快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和强化供应链管理等,加强对业务的赋能和监管;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化团队打造,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瀚蓝环境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