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香龙、马寅杰(分别系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浙江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理工大学基层党建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乡村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乡村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回顾这20年来的实施过程,“千万工程”不仅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而且成为向全国宣传推广的又一“浙江经验”。深挖“千万工程”蕴含的深刻哲学智慧,对于推广乡村振兴的“浙江样板”、做好改革发展中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工业发展迅猛,但是在快速发展中,以电镀、印染、纺织、化工为代表的浙江工业企业、乡镇企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迅速显现出来。面对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直面农村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挑战,从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的目标切入,向农村“脏乱差散”的面貌“宣战”。
“千万工程”的提出体现了“定位—定标—定法”的思维逻辑。因历史问题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较差,这是“千万工程”提出的现实基点;改变农村风貌差的现状、建设美丽乡村,这是“千万工程”实施的奋斗目标;通过改水、改厕、绿化、亮化、农房改造、基础设施拓展,使得乡村生态优美、宜居宜业,这是“千万工程”推进的方式方法。从问题提出到目标确定,再到路径探索,“千万工程”的每一步都是从实际出发,为的是让浙江乡村变美变富,彰显了实事求是看待问题、遵循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和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的哲学智慧。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就是我们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前提。“千万工程”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深入基层调研,通过走访一村村一户户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后,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纵观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从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到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再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无一不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的。调查研究为我们党认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是否具有真理性。“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在实践中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浙江上下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困难中反复实践、不断进取,浙江乡村发展取得历史性蝶变,见证了“千万工程”深刻改变5000多万人的生活,确证了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线年来,余村借“千万工程”的东风,坚持画“山水画”,念“山字经”,写“田园诗”,吃“生态饭”,探索出“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一批转化模式,让生态变成“摇钱树”、风景成为“聚宝盆”,村民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获得“三收益”,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4863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完美真人 WM真人 APP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我们党就做什么;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党员同志就致力于什么。“千万工程”实施之前,农村环境问题一度危害村民身体健康,群众对整治农村环境的需求十分迫切,通过收集、倾听、梳理群众反映,“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因此,“千万工程”是收集群众诉求、捕捉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痛点、满足群众意愿的典型代表。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这个百年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千万工程”实施的初心就是为村民谋幸福,就是为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到农房改造、绿化美化,处处彰显的是人民的生活在向好。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一些乡村的特色产业应运而生。安吉余村的连绵秀竹、缙云莲花村的共享稻田、武义朱王村的省运会场馆、桐庐母岭村的桂花产业、杭州外桐坞村的茶叶基地等一大批特色产业的成功实践,切实提升了当地村民收入,帮助村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一起奔向共富路。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历届浙江省委通过以“千万工程”为代表的环境治理政策的合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信念改善农居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践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千万工程”就是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20年间,“千万工程”从最基本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始,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发展飞跃。在怎样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上,浙江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把握时代的脉搏,将一个个成果丰硕的终点变成争取更大胜利的起点,全力打造“千万工程”的升级版。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内容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提升,从环境整治扩展到发展绿色产业,不断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千万工程”的发展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所成就的伟大工程。“千万工程”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绿色发展的思想、久久为功的发展思想无一不在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拓展着我们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千万工程”自实施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乡村发展建设的系统性内涵不断完善。“千万工程”的参与者更加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从各方面认识和把握乡村事务的关联度与规律,注重工程推进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工作中形成了“整体—专项—要素”的系统性观念,从而做到“省委—地市—乡镇—农村”的纵向协调发展系统结构,继而实现了乡村风貌建设整治扎实落实、相互促进、平衡进步的理想架构。
“千万工程”的实施牵涉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千万工程”的实施出发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但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思维,而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美化的立体完美真人 WM真人 APP的、完善的系统思维。“千万工程”是浙江系统性破解“经济发展、环境恶劣”难题的突破口,通过“千万工程”,浙江积累了同时实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的宝贵经验,也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协同推进提供了一条成熟的系统路径。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深刻把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和现代化先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