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十篇完美真人|完美真人
热门关键词: 1 2024 2023 2025 1aND2=2 1aND2=3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15130688185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十篇完美真人

作者:小编时间:2024-04-12 21:21 次浏览

信息摘要: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不断完善。然而伴随着城市进步,应运而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使得城市发展遭受压力。这严重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不利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城市环境工程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污水治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对污水治理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此有效的缓解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本文就将针对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了...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不断完善。然而伴随着城市进步,应运而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使得城市发展遭受压力。这严重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不利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城市环境工程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污水治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对污水治理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此有效的缓解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本文就将针对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办法,以期为城市环境发展作出贡献。

  无论是污水设施常规运转的需要,还是城市污水处理效率的提升,其关键之处均在于采 用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污水处 理作法,收集整理入了一系列先进的污水 处理技术,为国内污水处理事业奠定了发展基础。然而,相较国际先进水平而 言,我国仍处于落后地位,如污水处理厂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不仅消耗巨大, 而且效率不理想,使得城市污水治理工作收效甚微;

  一般而言,许多城市都已经设置了专门的污水收集管网,但是由于城市建造的污水理厂过分关注其规模,使得污水处理质量始终无人在意。这就使得节流支管与收集支管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被忽视,从而造成污水处理达不到最初的目标。此外还有一些相对较老的城区,因为城区中有污水管道,所以这条污水管道所需要承载的既包括生活用水,又包括雨水,还包括工业废水。长此以往,管道出现打结现象非常正常。于是将无法进行城市污水排放,使得城市污水难以实现正确处理。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量正在逐渐增加,再加上政府拨款的持续走低, 传统污水处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实需要。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很好地适 应污水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造成一些污水处理厂虽然投入运行,但一直 无法做到高效运转,使得部分先进设备难以物尽其用。值得一提的是,污水处 理设备投入使用数年后,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及老化现象,但由于资金不 足或者技术力量薄弱,无法对其进行及时而有效地维护和更新,给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制造了严重阻碍。

  城市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治理环节需要极强的技术性,所以往往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可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从事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部门成员依旧沿用传统老旧的技术以及淘汰的思维模式,用传统的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不能引进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与最新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污水治理手段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城市的污水治理要求。

  污水处理效率高低与否直接取决于污水处理工艺的先进程度,此类工艺越 是先进,那么污水处理效率越是理想。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作业大多采用活 性污泥法,因为该方法不仅能够降低有机负荷,而且能够减少能量消耗,还能 节省运行费用。然而,该方法仍旧无法完全满足城市污水治理的现实需要,寻 找资源消耗少、费用较低、环境亲和力良好的污水处理工艺刻不容缓,所以,引进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要想有效进行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工作,就必须对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污水治理厂选址应该利用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和依托,从而使得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达到最优效果。同时污水的相关输送管道也应该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匹配,且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步骤与规定严格进行。如果是短期的污水处理工程,则需要在管道处预留接口,从而使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将其引入主管道当中。

  城市中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污水治理制度与方法,引导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起维护管网的制度,尤其需要在城市周边地区进行严格检查与审核,确保附近地区的污水治理可以落到实处。同时还应该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治理相关部门的人员素质,要求其提升技术水准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接受新的技术与新的理念,利用全新的治理方法与技术,形成专业化极强的综合管理模式,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治理。

  进行治理污水治理厂除了要对污水进行统一收集之外,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污水治理。一般而言,城市污水治理选用的方法分为三大类。

  (1)化学治理方法。这种方法相对而言属于新兴的技术治理方法,科学性相对较强,主要利用化学试剂,将其投入到水中,从而使得有害物质得以溶解。这样的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效果也比较突出,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同时也只能处理比较简单的污水类型。

  (2)物理治理方法。这种方法所针对的污染物容积相对较大,主要是对水质进行筛选,或者进行水质截留,从而借助一些治理工具,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这样的方法相比较化学治理方法而言,专业性相对更强,往往需要具有极强专业性的技术人员进行辅导和帮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水污染的加剧导致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水污染问题的处理势在必行。但是,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的方面起步较晚,污水处理在技术上、管理上等都落后于社会需求,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出对策,提高城市污水治理的效果,才能促进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见表1),它们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处理技术 此种方法主要是在污水中添加某些化学试剂,除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物理处理技术 此种方法主要应用在由于体积原因或者性质原因等,较难达到污水净化处理效果的污染物质上。

  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特性,向污水中连续输入空气,再清除水资源中的有机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此种方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群体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以上污水处理的方法,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都较为广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对城市污水的处理。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造成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突出矛盾。一直以来在针对城市污水的治理问题上,是应该采取集中治理还是分散治理出现了分歧。如果对城市污水治理采用污水集中治理的方式,可以节省资金,实现污水治理的经济性。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建设周期长、协调运作难的问题。如果利用开发商对污水进行分散治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水处理的灵活性,更加有利于污水处理中资金和技术的操控。但是这种方式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对污水的处理往往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和标准。由此可见,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了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国家已经重视城市污水的处理了。但是国家并没有出现扶持、鼓励污水治理的政策。另外,各个在污水处理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城市污水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太适宜小城镇,这也给污水治理带来了障碍。因此,要想彻底实现污水的治理,就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污水治理的政策和法规。

  环境评价,是利用对环境的定量分析以及掌握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更好地掌握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未来城市污染处理提供数据支持。环境评价工作是由熟悉生产一线工艺、技术,并掌握坏境评价技术的专业人员落实环境评价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部分环评人员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认真落实工作,导致环境评估的数据没有发挥线、提高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的措施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实现污水有价捧放、有偿处理,让城市污水处理实现市场化运作。另外,国家还应该运用有效的行政手段,实现污水捧放的价格稍高于处理的价格,这样就给污水处理厂留下了利润空间,污水处理厂只要认真经营、管理就会获得盈利。这种刺激机制,就会使得污水处理行业积极的发挥其潜能,更好地为城市的污水处理作出贡献。

  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更好地实现城市污水的净化。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操作,大部分采用了活性污泥法,这种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有机负荷,还能起到节能降耗,节约经济成本的作用。虽然此方法有诸多的优点,但是仍旧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城市污水治理的现实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污水治理,需要引入资源消耗少、耗费低、污水处理能力强的先进工艺。

  总而言之,城市污水的治理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城市污水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遵循科学的指导,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使得城市污水治理取得实效。当前,我国城市污水治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只有克服了这些不足,实现城市污水治理的市场化,才能更好地落实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1、陆顺伟. 有关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的分析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4)

  2、唐明银. 对当前我国城市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

  3、江天. 针对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4、韩雪梅,岳秀萍. 针对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2)

  5、赵奎斌. 城市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0)

  城市内河是城市的连续空间,但由于城市内河整治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内河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目标和纳污的容器,使城市内河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破坏城市水环境,严重阻碍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提升城市水环境,让城市居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进行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当务之急, 其中城市内河截污治污是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西南宁市竹排冲整治为例,对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内河水质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城市内河截污治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力求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以达到提升城市水环境的目的。

  广西南宁拥有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条内河,竹排冲是十八条内河之一。竹排冲位于南宁市东部,邕江左岸,是南宁市规划城区内最长的一条内河,源于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六怀山和高峰岭,出河口位于葫芦顶大桥津头村附近,河长33.5km,流域面积117k。竹排冲主干流的流向由北向南,在茅桥附近进入市区,经市区江北片东侧,于葫芦顶大桥津头村附近汇入邕江,市区段长约9.5km。竹排冲河道整治前主要功能是行洪和接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整治前竹排冲河道中下游及上游河段大多已受到严重污染,河水乌黑,有漂浮泡沫,闻怪臭味。2001年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在《关于确定南宁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批复》中,明确确定南宁市各水体执行标准:竹排冲(包括上游即沙江河)水质执行GHZBI-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根据2010年2月由广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编制的《南宁市竹排冲河道污染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论为沙江河、竹排冲水质属于地表水劣Ⅴ类,竹排冲干流与支流的水质均为重度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2012年1月由广西大学、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南宁市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水质改善工程污染源调查报告》调查结论为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水质为劣Ⅴ类,污染级别为严重污染级,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已成为“纳污河”。其主要污染源为畜牧养殖污水,其次是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

  经过2004年至2007年间的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排污口直接向竹排冲排入污水,导致竹排冲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再度遭受破坏。

  根据实测资料,竹排冲中、下游北起茅桥湖,南至竹排冲入邕江口处,河道长约为9.5km,雨污水出水口共131个,其中51个雨水(合流口),80个污水口。上游植物园段从长路铁路桥至高峰水库,河道长为17.8km,主要排污口(沟)共有28个。

  竹排冲是邕江重要支流,是南宁市东部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是南宁市东部地区生态防护景观带。为提升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南宁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决定,在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水城”的大环境下,对“水城”南湖――竹排冲核心环的建设等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和要求,于2009年启动了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项目对竹排冲的截污治污总体目标为“控制污染,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并按景观和河道行船的水体水质要求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用水河道Ⅳ类标准。

  早在2004年,南宁市已开展实施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竹排冲河道沿线附近城市道路内均敷设了污水截流管,例如:竹溪大道、民族大道、怡宾路、悦宾路、青山路、茶花园路、贤宾路等12条路污水管设计。截至目前为止,该12条道路均已施工完毕,但由于某些原因该12条道路的污水截流管建设未能彻底实施,导致截污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9年12月启动的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了竹排冲截污工程,该截污工程建设主要是在2004年竹排冲综合整治工程基础上,在竹排冲河道两侧重新修建截污管道,对河道两侧的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截流,以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目前一期工程茶花园桥至汇春桥下游竹溪苑附近施工已告段落,污水截流效果明显,该段河道水体水质已得到极大改善,并与两岸景观改造相辅相成,形成一道优美的水体景观。但由于二期工程及竹排冲上游整治项目尚未及时实施,未经截留处理的污水仍然不断排入竹排冲,上游污染直接影响下游水质,造成已整治的河段水质改善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的观赏性景观用水河道Ⅳ类标准。

  竹排冲河道属于典型的城市内河,整治建设工作已进行多年,但多次整治却未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对这些年的截污治污工程进行反思,以供竹排冲后期建设及其他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实施,必须从政策上强力推行,铁腕实施,尤其是截污治污工程,工程实施必须要有连贯性,不留后患,不留缺口,要坚决彻底完成工程目标,保证工程建设有效性。

  根据城市内河的具体情况,加强引水补水系统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取水、引水、蓄水、补水,促使城市内河水系的河道达到水体循环及水系联通,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同时保护水中植物,进一步提高水质。要设法创造活水源头,比如充分利用大型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活水源头,另外可考虑从其它江河湖泊或水库引水,为城市内河提供新的水源。

  河道治理完成后,要加强管理,监督检查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垃圾,保持河水水质。开展连续水质监测,保证治理效果,防止突发事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监测治理效果,系统评价工程有效性。

  内河整治,治污先行。在城市内河治理中截污治污是根本改善水质的关键,把截污治污工程作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来有效实施,才是真正达到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有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了。环境的污染是我国接下来要处理的重要问题。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要做到工作,它能够使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的到非常大的改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有着自己的特点,它和一般的工程管理有着相同的共性,也有这自己本身的特点。本身的特点是它具有的复杂性和边缘性,需要涵盖的专业面非常的广。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他自己的特性,只有把他的特性了解到位,才能够使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的工作做好。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为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非常的多,必须对污染有个全方面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污染有比较好的治理。虽然我国加强了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但是依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社会污染的情况治理。管理模式应该改变。本文就针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进行对策分析。

  因为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人们才开始关注对于环境的治理工作。但是大部分人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然不上心,没有一点责任感和危机感,政府方面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当中的工作过程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的工作不到位,在环境污染管理当中虽然有很多比较好的政策,但是没有把好的政策落实到位,在进行工作中困难加大,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城市中的园林建设景观在城市当中的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城市中的居民有着比较好的感官享受,还能够缓解空气当中的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但是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园林景观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之加强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不关心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爱,一味地加强商品房的建设,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很多的住宅楼层间距非常的小,无法进行绿化活动,导致空气无法得到精华。我国现有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人们的需求。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缺乏在未来会是限制城市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城市的污水处理在城市污染治理工程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污水一般由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径流污水组成。其中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一般都是由城市的地下污水处理管道排到污水处理厂,因为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能够在经过污水处理过程之后,去掉污染物。这种水在一般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循环使用。工业废水由于其中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必须经过全面的处理和检测才能够排出。因为一旦处理不及时,那么他对人类的危害是不可逆的。城市径流污水大多数是由雨水或者雪融水等组成,污染程度不大,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就能够进行排放了。

  再进行相应的城市规划工作时,把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放在工作的主要位置,提早做出对于城市中污染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对于工业区的规划做好工业区内污染物排放的工作。尽量避免在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之后,才开始考虑环境污染的处理,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造成整个工业区生产生活上的延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城市中的环境问题,让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只有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加强城市公园建设,出台节能配套措施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生产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为城市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相关责任机制。在环境污染管理体系建设时,最重要的就是在进行工作过程中,各部门知道自己负责哪一项工作。所以相关的部门要对工作部门进行责任的明确,真正的把每一个岗位都落实到相关的责任部门,确保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做到位。建立好相应的追责机制。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保证工作的进行。才能够使环境污染的治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环境治理前景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的人对于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都不太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人们对于环境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政府部门应该观念的宣传工作,逐级进行宣传活动,使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应该加强资金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资金注入,加强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污染的处理能力。

  当今社会在不断的转型,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进行转型,过了破坏环境拉动经济的阶段,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已将在对环境污染进行大力的治理活动。想要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经济发展向着健康的道路迈进,就必须做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

  [1]王斌.环境污染治理与规制博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董文福,傅德黔,努丽亚.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发展及存在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08(4).

  [3]刘超.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4]王晶.基于实物期权的水污染治理投资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12).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含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称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一般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加以利用或排入水体。城市排水设施,是保证城市地面水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功能和特性,使其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和在运行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社会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前,城市往往不易做到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和良好的水环境。多数是过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城市排水是一项发展比较缓慢的基础设施。

  完美真人 APP

  中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都修建了比较完整的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据考古发掘,唐长安城朱雀街两侧水沟,上口宽3.3m、底宽2.34m、深1.7~2.11m,可以排洪防涝,是真正的城市排水工程。又如北京城内,明清两代修建的矩型排水沟,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在旧中国,城市主要靠明沟以及河流排水,建造有排水工程设施的城市很少。到解放前夕,全国城市中排水管道总长度只有6034km。多数大城市建造的排水设施也大多失养失修,淤塞严重,不能及时可靠的发挥应有的功能。而明沟、排洪沟、湖塘更成为污水汇集、垃圾堆积的场所。截止到1949年,全国只有上海、南京两个城市为高官富商聚居区和帝国主义侵占的殖民地内服务的4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能力约4万m3。工业废水极少处理,几乎全部就近排入水体。

  50年代是我国排水工程建设初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城市居民清理积存的垃圾、废物,治水修塘,既解决了部分地区的排水难问题,又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深受广大居民拥护。例如,北京市城内共有大小明沟15条,除了治理了龙须沟外,还疏浚西北护城河,其余的明沟也多改为暗管。广州市整治老城区的护城河-玉带濠,新建、改建了43km的排水管道。天津市于1950年整修了南门外大干沟,填平了脏臭的赤龙河;1952年又修建了南开五马路的大型马蹄形管道,填平了常年散发臭气的四方坑。在恢复时期的三年里,全国城市的排水管道增加了1037km。

  城市的排水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天然沟河来解决。党中央号召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因此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国家组织在重点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现代化排水工程的建设。这些建设是按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的,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为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50年代的一些城市的排水工程建设以排除暴雨渍水危害为主,如天津、哈尔滨、武汉、齐齐哈尔和南京等不少城市。而有些工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工业企业,由于未经妥善处理的有机污水量日益增加而排入水体,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已开始出现了对受纳水体的污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时段、范围和超标项目数量、超标率)污染了饮用水源。因此,这些城市大多抓紧了水体整治和排水工程的建设。如上海市,为解决老城区劳动人民聚居区的生活环境,于1957~1960年发动群众先后在沪西的法华浜、沪东的周塘浜等处填浜埋管后,建成新街区和绿化带,受益人口达200万人。天津市于1958~1960年进行海河清浊分流工程,新建排水管道185km,排水提升泵站23座,整治排污河道126km、排水支渠146km,桥涵和扬水站闸179座;海河水质得以明显好转。

  在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文化革命和处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全国按照“备战备荒”方针,加快“三线”建设就成为投资重点,东部地区城市只能不断挖潜维持,新建工程很少。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远远落后于城市污水量的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水无法按要求得以净化。从1958年开始,在北方地区一些缺水城市通过试验,引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或养鱼等。曾提出城市污水要变有害为无害,充分利用;经过适当处理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农田,能节约农业用水。北京、天津等15个城市先后将每日165万m3城市污水灌溉农田。对工业废水则采取就地回收、因地制宜、适当处理、充分利用的原则来解决。

  为解决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对受纳水体的污染问题,一些城市沿受纳水体建造截流管,晴日将污水引至下游郊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或暂时直接排放水体;雨期超过截流倍数的雨水和污水仍就近排入水体,以减轻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上海、杭州、苏州、桂林等城市结合截流工程在城市下游兴建或积极筹建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水体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污水最终排放出路一般多是水体。但是水体受纳污水是有条件的,若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过多,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时,水体就不再能保持原有的形态和功能,将会降低水体的水质等级,甚至逐渐形成低劣的水环境,污染水源、土壤、农作物、水生物,影响工业产品质量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城市污水在排入水体之前,一般都需要采用人工强化手段净化-污水处理。

  从“一五”计划时期以来,结合新兴城市和工业项目建设,而配套建设了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如北京、上海、兰州、太原、鞍山、吉林、洛阳、西安等;但绝大多数为机械(一级)处理,净化效果差。数年后,随着污水量的增长、污水浓度的增加,以及环境需求日趋严格,更显得难以适应要求。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和进度远远落后于城市污水量的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水无法按要求得以净化。

  为此,一些省、市通过试验,引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或养鱼等。对工业废水则采取“就地回收、因地制宜、适当处理、充分利用”的处理办法。

  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既可满足农作物的用水,又可提高地温(水田为水温),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钾肥,并通过作物吸收、分解、土壤渗透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可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但是,随着化工、农药、印染等行业生产的发展,城市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逐渐增多,未经适当净化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用于农灌,又造成了污染危害。有些城市,由于盲目扩大污灌面积,而污灌区又大多没有检测污水水质及净化污水的手段,污染危害日益严重。

  随着国际上工业化国家日益普遍出现的“公害”事件,我国政府要求力争做到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老路”。配合从国外引进大化肥、化纤等建设项目和国内炼油-石化项目等建设项目,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如辽阳、北京等。

  在70年代,为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问题,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整修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稳定塘一般分为:沉淀区、厌氧区、缺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有的还设有深度处理区。实践表明,设计合理,管理完善的稳定塘,其净化污水效果较好,且具有电耗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和设计简单等优点。利用适当地形建塘,土方量小,可不征或少征地,投资省、工期快。但是稳定塘也有占地多、处理效果受气候、季节影响较大、易污染地下水、污泥不易排除和处理利用等缺点。据调查这个时期在全国已建成投用投入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稳定塘有38座,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市;每日处理城市污水量172.7万m3,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量占一半;其余包括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多种工业废水。以齐齐哈尔、呼和浩特、长沙、武汉、保定和新疆地区一些城市具有代表性。

  上海市从60年代末开始,先后进行了城区污水输送干线工程建设-东干线、南干线工程建设,将合流制污水排入长江,以减少对黄浦江市区段的水质污染。

  由于开始重视防止“公害”和引进先进工业技术,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并逐步加以应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探索和适应我国国情的设计和工程技术,为随之而来的建设高潮奠定了基础。

  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日益得到重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鉴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国内投资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高、要求还贷年限短,以及排水设施运行不收费无力偿还贷款等现行政策无法适应的情况下,国家适时调整政策,规定在城市政府担保还贷条件下,准许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设备供应商的优惠贷款,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新建排水设施,较好的控制了城市水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并对社会环境质量标准,以及结合中国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及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做了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报告书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明确要求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做到专款专用于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和建设。

  《关于防止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中规定,除少数大型企业或远离城镇的企业,可自行处理达标利用或排放外,其他能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应由以企业单独治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城市汇水区为单元,区域综合治理为主。企业只需要对重金属和难生化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达到城市排水管道接纳的排放标准后始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其余符合城市排水管道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由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广州市在建设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时采取要求企业按所排放的水质和水量,承担应分摊的基本建设资金;新建企业则按“三同时”投资比例,将污水处理的基本建设资金向城市主管部门缴纳,以集中使用于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建设部为此发文予以推广。

  国家重点支持风景旅游城市中的杭州、苏州和桂林等先后改建和新建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场。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综合整治环境的要求,人们对城市排水问题普遍引起了重视。上海市利用政府投资和世界银行贷款进行以整治苏州河污染为主的黄浦江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投产以后,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施工中。天津市兴建了大型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杭州市整治中河、东河并建设了四堡污水处理厂,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武汉市结合整治黄孝河彻底解决了市中心区多年渍水危害,改善了市区环境。

  沿海开放城市的开发区大多进行了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能做到统一规划、超前建设,排水设施也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

  上海、常州等城市在新建住宅区时不再建设化粪池,而是配套建设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由于配套排水管道短、投资省、管理方便等,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优点。深圳市对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新建楼群的生活污水,要求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就地处理达标后利用或排放,控制了新区水污染。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也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装置,有利于改善城市地区的水环境,也为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减轻污染负荷。1990年底,企业共建成水污染治理设施40230套,日处理能力:设计6294.1万m3,实际5219.8万m3,基本建设总投资额126.82亿元,全年直接运营费18.08亿元。

  在90年代,根据国家关于治理“三河”(治理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和“环渤海”的要求,相关地区的省、市政府和工矿企业加快了水污染治理的进度,国家也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截止到1999年底竣工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项目22个,投资59.58亿元,日处理规模371.7万m3;在建项目109个,计划投资161.83亿元,日处理规模832.0万m3。同期太湖、淮河、滇池和巢湖汇总工业企业11115个,全年废水排放量30.4432亿m3,兴建水污染治理项目7960套,其中正常运行的7109套;投资107.1亿元,全年工业废水处理量37.5572亿m3。环渤海汇总工业企业4387个,全年废水排放量7.9910亿m3,排放达标率65.3%。统计结果表明:国家加大对重点流域治理力度的措施已初见成效,有效地改善了“三河”和“三湖”和环渤海地区的水环境。

  上海市规划再新建13项相关的综合治理工程,以彻底治理好苏州河和黄浦江的水污染,并改善长江口和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

  据建设部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668个城市中,全年排放污水量356亿m3,污水处理率29.56%,排水管道长度12.59万km,排水管道密度5.89km/km2;其中市政排水管道长度9.00万km,污水收集率59.57%,污水集中处理厂187座,日处理能力1167万m3(其中生化处理厂143座,日处理能力822万m3),以稳定塘、土地处理和适当处理后经江海深水排放为主的污水处理设施能力534万m3/日,全年污水处理/处置量34亿m3,污水集中处理率16.18%。当年用于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投资154.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86.75%,更新改造资金占13.25%),占全国城市建设投资的11.00%。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县级以上单位)用于治理废水的资金,在“八五”期间为156.3亿元,“九五”期间前三年(1996~1998年)为191.9亿元;截止1998年底,共建有治理设施56690套,正常运行的52515套,全年运行费约为102.7亿元;工业废水处理率为87.4%;处理排放达标率为50.96%;经处理后回用量约为189亿m3;废水排放达标率:“八五”期间从50.1%提高到55.4%,1998年为67.0%。

  随着城市排水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城市排水专业的技术方面,也有了不少进步。在旧中国,没有专门的城市排水设计、科研机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1954年成立建筑工程部给水排水设计院,随后又设立了东北(长春)、华北(天津)、西北(兰州)、西南(成都)、中南(武汉)5个部属设计院,另有北京、上海、天津市等市政设计院。到目前为止已有市政设计研究院439个,职工2万人,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近3000人,每年承担工程项目(含水、路、桥、燃气、热力和环卫等)投资约100亿元。1957年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排水设计规范,1973年经修订改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87年再次修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沿用至今(1997年局部修订)。

  城市排水专业学科设置原在土木系科,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需要,70年代有的院校从给水排水专业中分设或改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系/学院;目前有近40所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系,都具有雄厚的工艺研究和工程化的优势。

  国家鼓励设计、科研和院校与设备生产企业组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使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密切配合,以整体优势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当前以技术为先导,注重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形成独立自主的开发体系,这无疑是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之路。当前水污染控制科技高速发展,国际分工合作已成为主导发展趋势,城市污水处理装备产业更应注重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

  上述设计科研院所除完成城市排水工程设计和科研项目外,还完成部分化工、石油化工、化纤、农药、炸药、肉类联合加工和机械制造等30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厂的设计。设计中,广泛采用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如曝气沉砂、斜板沉淀,完全混合曝气(表面加速曝气),射流、微孔、旋流曝气器,深层、富氧、纯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氧化沟、厌氧生物处理,厌氧-兼氧-好氧生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污泥处置(消化、脱水、利用)、沼气发电,城市污水的除磷,脱氮、沙滤、脱盐、灭菌等;以及发展高效率、低消耗、能量回收和净化污水再用的污水处理技术等。

  在施工方面,为减少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采用了顶管、盾构和激光导向管道施工技术,井点降水技术,以及泵站沉井施工法等。制管工艺,也已从过去采用的振动法和离心法,而普遍采用挤压辊压法。管材也普遍应用自应力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非金属塑料管材和复合管材等。

  在养护维修方面和运行管理方面,已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过渡。研制并采用了自动遥测、排水管道电视摄像检查仪。钻杆通沟机、高压射水车、蟹斗捞泥车、真空吸泥车等,已普遍应用。以“抓、冲、吸”的新方法清通排水管道,正逐步代替“竹片、大勺、绞车”的老方式。污水泵站格栅耙渣机、沉淀池机械刮泥吸泥,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工业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也普遍使用。

  在城市排水事业的各个部门中,已形成了一支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在教育、科研、设计和施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城市排水专业中涌现出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在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等方面,为中国的排水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城市排水属于城市建设部门管理。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归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1952年成立建筑工程部;1953年建工部设城市建设局;1955年国务院设立城市建设总局;1956年成立城市建设部;1958年设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1979年又成立国家城市建设总局;1982年撤消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8年国家环保局划出,改称建设部。历次机构变更中,城市排水分别隶属于城市建设局、市政工程局、城市建设司。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体制是依据国务院领导下部门分工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三级政府分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独立工矿企业单位的水污染处理设施由各自行政部门管理,但业务、技术上受同级城市环保、建设部门的指导。

  (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查: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其他设施,应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经环保和建设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设计和施工。其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企事业单位应按规定申报有关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并保持正常使用,达标排放。

  (2)建设部是负责建设行政管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下设城市建设司,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国城市建设;研究拟定城市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和园林风景事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措施、规章;指导城市供水节水和排水工作;……指导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会同国家发展计划管理部门审批重大城市市政工程和公用工程等建设项目;有关供水的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护和治理、饮水卫生与健康,则分别由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协同管理。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建设厅或建设委员会;城市和县镇为城市建设局或公用局、市政工程局、水务局,负责城镇供水、排水建设及管理工作;下设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节约用水办公室等机构负责分管的业务工作;设自来水公司、排水管理处/排水公司,分别负责城市供水、排水行业的经营管理。

  城市建设部门责任:①编制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护城市水污染的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②审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经营管理部门(排水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编制的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③监督征收的污水处理收费必须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得挪作他用。④协助环保部门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对排污单位和个人进行排污监督,以防止污染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

  (3)水利部门负责: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用水源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1)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发展应当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城市排水应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分汇水区、按系统分期配套建设。城市排水设施应贯彻排渍、减污、分流、净化、再用的方针,按城市水域功能区的要求和水环境容量,确定控制水质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加强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改造、调整和建设,做到雨水、污水分流;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创造条件。城市新区的排水管网要按清污分流体制与新区同步建设;旧区改造时,应将改善生活环境列为重点,规划和建设好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

  (4)市区内产业污废水要从城市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效益出发,打破行业和隶属关系的制约,要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区域水环境的特点,解决好以污染源源头治理、辅以局部预处理为主的点源处理与污染集中控制的结合。

  远离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独立工矿区或几个企业距离较近、污染物性质相近的产业污废水,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也可集中处理,或与生活污水一并处理、处置或利用,达标就近排放。

  (5)在产业污废水清污分流,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接纳污水浓度提高的基础上,发展高效、节能、部分能源自给、缺水地区开辟第二水源、投资省、占地少、运营成本低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装备;提高水质、水量、液位、泥位监测和自动控制水平;防止恶臭、噪声,扩大绿化面积,以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减少定员。

  (6)鼓励城市排水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以实现高效、节能和再用,不断提高城市排水的现代化水平。

  以科技为先导,注重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形成独立自主的开发体系,这无疑是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之路。中国现有市政设计研究院439个,职工2万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近3000人,每年承担工程项目(含水、路、桥、燃气、热力和环卫等)投资100亿元。有近40所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系,都具有雄厚的工艺研究和工程化的优势,鼓励设计、科研和院校与设备生产企业组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使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密切配合,以整体优势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当前水污染控制科技高速发展,国际分工合作已成为主导发展趋势,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装备产业更应注重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

  (7)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负责对排入市政排水设施的水质、水量进行监督和监测管理,建立与健全监测网站,为集中污水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和逐步推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创造条件。

  (1)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采取国家补助、地方筹措(含国内外金融组织或政府贷款)、企业合理负担的原则,以多渠道形式解决建设资金来源;贯彻执行排水许可、增容许可和排污收费制度,专款专用,以扭转因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无偿使用带来的水污染严重趋势。

  (2)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排水设施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污水厂实行企业化经营,按成本核定收费标准,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专款专用。鼓励开发并推广城市污水处理费用“三低”:建设费低、运行(能耗)费低和排水收费低。允许集体、个人、甚至外商承包污水处理厂的经营管理,但需经考核、批准并遵守相关规定。

  (3)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必须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择优选取竞标者,确定合理价格,提高工程设计、施工质量,保证工期。积极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管理模式,允许采用BOT等方式,开放部分市场,促进水污染控制技术创新,专用设备开发和以装备成套供货为主体的工程承包。

  ·到2000年,在进一步完善市区排水管网的基础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不低于40%;

  ·到2010年,要实现强化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40%;到2015年,城市公共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率不低于8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60%,大城市不低于80%,中等城市不低于60%,小城市不低于50%;

  ·到203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0%,大城市不低于90%,中等城市不低于80%,小城市不低于70%。

  相信在协调政策、强化管理、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后,能较好地解决“在保持经济较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以及城市水环境将有明显改善。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市财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现将市财政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为保护我市生态河湖水环境质量,市财政将水污染防治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1、全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中心城区广大市民喝上放心水,积极响应市人大动议,*年起,市财政每年筹集 万元,设立大方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胡紫县、云图县大方水库水源保护区关停企业和退果还林评估补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从*年起,市财政每年拨付市大方水库管理局 万用于大方水库水面清污保洁费及管理费;2019年拨付市生态环境局大方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编制工作 万元,促进规划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据统计,2018年市财政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向上级争取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万元,其中:下达初密县珠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中央财政资金 万元,支持初密县珠湖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

  2018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安排 万元污水处理费用于市本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强化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治理的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有效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

  2018年以来,市财政安排 万元,支持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万元、垃圾中转站建设 万元、中心城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 万元、垃圾压缩设备更新 万元)。改善河岔口断面水环境质量,做到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率应收尽收,从源头控制黑臭水体的产生。

  2018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安排 万元,支持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丰溪小区黑臭水体治理及景观改造工程项目 万元,市解放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万元)。逐步推进城市生态河道建设,高标准建成一批城市生态河道,改善中心城区水体环境。

  2018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安排 万元,支持城市污水网管工程(市滨江路截污干管东延工程 万元、市中心城区沿槠溪河污水干管工程 万元、市中心城区沿槠溪河污水干管工程 万元,广信大道及清虚大道局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万元)。污水网管工程将为城市创造更多的水资源,方便市民的生活,真正使城市青山绿水。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建立健全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要求,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依据受益区域人口、用水量和财政收入等综合指标核定筹集基准,市财政局印发《大发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本级和大发水库饮用水受益县、区共同筹集,对胡紫县、云图县大发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形成了保护专项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市财政严格强化预算管理,按照项目实施管理程序拨付项目资金。

  完美真人 APP

  近年来,随着水污染防治环保资金投入成效的显现,城乡各领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行环保资金在投入、配套、实施、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环保事业发展与市级财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市财政局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清醒认识到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推进水污染治理的任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全市财政收入呈现增长性缓慢的态势。在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支出压力逐年增大。

  2、专项资金使用合规性有待提高。部分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检查中发现一些部门和单位专项资金未专账管理而是直接在经费账中支付,部分乡镇财务存在基础工作不规范、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等情况。

  6月3日,全国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团来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昨天,盛华仁副委员长不辞劳苦,风尘仆仆,亲赴永济、河津两市实地查看涑水河水情水质和中铝山西分公司的环保工作,这对我市环境保护和各方面工作都是巨大的鞭策和鼓舞。在此,我代表运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向检查团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市贯彻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环境保护情况汇报如下:

  运城市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河相望。2000年撤地设市,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总人口498.5万,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英贤辈出,文化灿烂。“十五”期间,我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2005年达到470.8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如下:

  一是结构性污染严重。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的矿产有36种,其中铜、铝、镁、芒硝、石灰岩、大理石等贮量丰富,由此形成的冶金、化工、炼焦、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占到了全市工业总量的80%以上。原创:我市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丰富的小麦秸秆资源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造纸企业。以上产业是产生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铁产量339万吨,钢产量238.2万吨,钢材产量282.9万吨,电解铝产量20.9万吨,氧化铝产量151.2万吨,金属镁产量15万吨,共产生二氧化硫18173吨,烟尘25600吨,粉尘9285吨,分别占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9.01%、32.06%和19.98%。

  焦炭产量892.3万吨,产生煤气876万立方米。虽然进行了大面积的焦炉化产回收和深加工,仍排放二氧化硫25930吨,占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7.13%。

  造纸产量15万吨,废水排放量857.6万吨,产生化学耗氧量9413.44吨,氨氮187吨,分别占到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1.25%、18%和9.8%。

  二是区域性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地理、资源等原因,我市的工业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河津市、稷山县西社镇、闻喜县东镇等区域工业企业密集,污染相当严重。2004年“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前,我市共有焦化企业99家,生产和在建的焦炉共139座,设计生产能力3236万吨,其中河津市就有59家,设计生产能力2100万吨,占到全市总设计生产能力的65%。经过“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全市焦化企业为51家,生产能力1800万吨,其中河津30家,生产能力1200万吨,占到全市生产能力的67%。加上中铝河津分公司、河津电厂等排污大户,以及数量众多的水泥、耐火材料等重污染企业,河津市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占到运城市排放总量的30%以上,使得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当地环境容量。

  三是地表水污染严重。我市境内两条主要河流,汾河运城段和涑水河污染综合指数分别由2000年的6.51和6.91下降到2005年的1.95和3.72,下降幅度分别是70%和46%。但是两河入黄口的监控断面水质均为劣五类。2005年,汾河化学耗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超过国家地表水五类标准2.66倍和9.03倍,涑水河化学耗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超过国家地表水五类标准3.78倍和16.54倍,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四是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差。2005年,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11天,位居全省第8位,但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三项主要污染物污染综合指数仍为5.14,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

  五是生态环境脆弱。辖区内的涑水河常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存在干旱洪涝灾害和植被退化隐患;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能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秸秆焚烧,养殖业的污染,也对农村及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了威胁。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主题,认真贯彻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实现环境质量的稳步好转。

  “十五”期末,全市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5.88吨标煤降至3.74吨,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下降25%,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37.8%。汾河运城段、涑水河的污染综合指数比上年分别下降27.76%和15.95%。中心城市环境保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人均公共绿地4.2平方米。市区大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2003年的133天,2004年的168天,增加到2005年的211天。生态建设上,建设了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39.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上,湿地保护面积达到69.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43.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6.3%。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我市区域性、结构性污染矛盾比较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一是坚决淘汰、关闭小机焦、小水泥、小炼铁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2003年12月,开展了关闭小型改良焦炉的专项行动,集中半个月时间,强行关闭了稷山、新绛、万荣等地的66家改良焦企业,摧毁改良焦炉824座,炸毁烟囱80余根。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制止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立即停止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焦化行业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审批。2004年、2005年,两年全市又淘汰企业120余家。二是积极发展绿色产业。立足于我市地理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发展果品、蔬菜、肉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新绛县发展无公害蔬菜20万亩,高标准日光温室8万亩,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超千元。粟海、忠民、维之王等19个龙头企业,积极发挥辐射作用,带动一大批农户进入市场。

  (二)大力开展工业污染源治理。我市始终把工业污染源治理当作环保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2005年,对全市40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下达了限期治理、全面达标的决定,到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在治理中,十分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如,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上,541电厂、漳泽电厂、关铝集团等通过技术改造,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制成水泥、墙砖等,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水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上,稷山县合盛工贸公司、晋南公司等4家造纸企业,利用造纸黑液制取水泥添加剂钠木糖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十分明显,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三)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一是适时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整顿造纸企业专项行动”、“清查危险放射源环保专项行动”等8次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推广自动监测技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我们先后对沿黄河、汾河和涑水河的15家化工、造纸、制药等重点水污染企业和河津、稷山等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的8家电力企业,安装了23台自动在线监测仪,与市环保局联网,实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使日常监管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到位。三是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查严处,绝不姑息迁就。四是组建专门应急机构,及时处置环境突发事件。今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运城市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运政办发〔2006〕29号),成立了应急处理指挥部,组建了环保应急中心,要求对环境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确保环境安全。

  (四)积极开展中心城市(镇)环境综合整治。一是连续6年深入开展控制市区大气污染的“蓝天行动”。积极治理市区的燃煤污染、扬尘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今年9月底前,市区所有锅炉都要达标排放。禁止超标机动车辆在市区行驶。全市12个县市也积极开展县城大气污染整治,永济、河津、稷山、闻喜和垣曲五个县市去年开展了城镇空气质量日报工作,其余七个县今年底也将全部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目前,运城市区和永济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准备试运行,新绛县污水处理厂正在筹措资金安装设备,河津、临猗、闻喜三县市和风陵渡开发区已经或者正在立项筹备。三是建立医疗垃圾应急处理站。配备专用焚烧炉,集中处理市区医院医疗垃圾和特种垃圾。四是严格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建立了9.4平方公里的噪声达标区,要求城市建筑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夜间建筑施工,高中考期间禁止机动车在学校和考场周围鸣放喇叭,给市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环境监管执法中,我市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监督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和“错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每年都要开展环保执法评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连续11年开展人大环保执法检查“河东环保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环保氛围,使环保工作成为全市的共同行动。

  “十一五”期间,我市gdp年均增长目标预期为13%,到2010年gdp总值将接近达到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预计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将继续增加,环境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治理规划总体目标是:

  ⑴运城市区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或超过292天,各县(市)城镇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或超过260天。

  ⑶汾河运城段河津大桥断面和涑水河张留庄断面水质按功能区划达到地表水水质五类标准。

  ⑾万元地方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40%,年均下降10%。

  ⑿运城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75%,各县(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60%,城市(镇)污水处理回用率达到40%以上。

  ⒀运城市城市(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6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大于40%。

  “十一五”期间,要科学使用环境容量核算结果,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采取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大环境监管和污染源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具体措施:

  一是严格控制新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产业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通过“以新带老”、“总量置换”,按排污绩效核定排污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

  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污染物防治从单纯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全过程控制转变,达到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三是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强制淘汰电力、焦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重污染行业中现有的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

  四是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市所有排污企业都要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做到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示制度。

  一是城市水污染防治。依法规划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办法,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0年,运城市区及各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全部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要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禁超量开采地下水。

  二是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加快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集中供气项目的建设以及城市建成区烟尘控制区和无燃煤区建设。2008年,运城市区开始建设无燃煤区,2010年无燃煤区占建成区比例达到40%以上。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到2010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或超过8.5平方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清洁燃料车辆。优化城市布局,对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企业和设施实施搬迁、改造。加快城中村的建设和改造。各县(市)要建立城镇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三是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今明两年,要实施完成运城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2010年,各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镇要实现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标准化建设。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

  四是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禁止机动车在市区内鸣笛,对造成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

  一是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划定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基本达标。建设农村集中排放污水的处理示范工程。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在运城市主要产粮区开展“肥药减量增效工程”试点,推广使用有机肥以及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与化肥。大力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广秸秆气化、秸秆繁育饲料技术,提高秸秆循环利用率。

  三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执法检查,筛选、推广经济适用的污染防治和养殖废物综合利用实用技术。

  四是实施沼气工程。大力推行农村沼气工程,今年,全市新增沼气2万户,达到4.6万户,力争五年内全市50%的适宜农户用上沼气。

  五是防止转向农村的工业污染。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工业项目必须同时转移防治污染的技术和设施。利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时机,通过技改、转移、关闭等方式,控制乡镇企业污染。结合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相对集中发展乡村工业。

  六是搞好绿化工程。在不占农田、少荫农田的原则下搞好河渠、道路的绿化,实现农田、道路、河渠林网化。绿化荒山荒坡,大力营造生态林和水源涵养林。

  一是划定生态功能区域并加强保护。要把绛县涑水河源头区、夏县太宽河、永济黄河滩等重要水源保护区、涵养区划定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拯救性保护,防止生态进一步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划定禁采区、禁垦区、禁伐区。对水、土地、森林、矿产、生物物种等重点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完善监管制度。

  二是做好全市各县(市、区)创建生态示范区(县)和生态农业县的工作,发展生态农业。

  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今后五年内要努力创建一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彻底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管护的状况,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与建设水平。

  四是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全市古树、森林保护。加强运城湿地保护,力争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为珍稀动物白天鹅、遗鸥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五是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河流沿岸、城市公园、机关、小区以及主要闲置土地、穿越城区的公路、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建设。增加市区园林绿化面积,发展立体绿化,进一步改变城区绿化落后状况。逐步树立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

  “十一五”期间,要集中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我市“两河两湖”(涑水河、汾河、盐湖、伍姓湖)水污染问题。各县(市)政府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加强本区域地表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除完成流域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外,要加强工业污染源的达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重点搞好“两河两湖”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包括污染源治理、河道与排污口规范化、区域截污工程、重要河段的水生态修复、两岸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两湖生态综合整治等内容。到2010年,“两河两湖”治理要取得明显成效。

  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原创:投资40.1亿元,建设项目56个。主要是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集中供热工程、集中供气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建设项目。

  2、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26.36亿元,建设项目21个。主要是焦化企业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工程、金属镁冶炼废渣废气综合利用工程、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等。

  3、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投资22.2亿元,治理项目19个。主要是焦化企业化产回收及污染源治理工程、冶金铸造企业技术改造及清洁生产工程、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沿涑水河工业企业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等。

  4、河流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投资2.55亿元,项目7个。涑水河临猗段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垣曲县亳清河综合治理项目、夏县白沙河河道整治工程等。

  5、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为主线亿元,建设平陆县生态环境整治工程、芮城县圣天湖湿地保护工程等11个生态保护项目。

  6、环境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投资2.7亿元,建设项目10个。主要是环境监察、监测、信息、科研等方面的建设。

  7、其他项目:包括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程、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工程4个项目,共投资1亿元。

  *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局部地区有所好转。

  一是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年,“三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22个监测断面均满足III类水质标准,满足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长江干流巫山培石出境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要求。库区一级支流回水区上游和中段满足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90%和93%。全市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二是主城区空气质量有所提高。*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前1个月完成目标任务(274天),预计全年满足优良天数比例超过目标任务(75%)2个百分点。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森林植被状况持续趋好,预计森林覆盖率达到33%,比2006年提高1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继续推进,全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4平方公里。

  四是声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年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主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分贝;功能区环境噪声昼夜平均值为56.5分贝,均低于控制标准。

  一是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加快。*年,我市将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累计41座),小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国家批准的18座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总投资9.2亿元,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8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8%。建成城市垃圾处理场10座(累计29座),小城镇垃圾处理场2座(国家批准的15座小城镇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总投资5.4亿元,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2075吨/日,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3%。主城区和长寿危险废物处置场建成,具备投用条件,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193吨/日。桃花溪污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顺利建成,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清水溪污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御临河石船镇垃圾处理场、梁滩河土主污水处理厂、桃花河污水截流管网建成投用;苎溪河环境综合整治、濑溪河龙水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已上报;其余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修编的试点项目也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库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已批准建设,并落实了中央补助资金,即将启动实施。

  二是工业污染搬迁治理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重钢环保搬迁综合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启动;完成19户主城区重点污染企业搬迁整治,超额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我市86个工业废水治理项目纳入《规划》修编,将在“*”期间实施。

  三是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取得新进展。*年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荒地造林90万亩,封山育林48.7万亩。库周绿化带建设工程造林绿化任务全部完成,基本农田建设累计完成超过60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酉阳县、巫溪县、奉节县、彭水县和巫山县列入了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建“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11万户。库区消落区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开县水位调节坝开工建设;奉节朱衣河胡家坝消落带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务院三峡办组织的专家审查;巫山小三峡生态保护、武隆白马镇、忠县新县城后山新桥河等重点消落区综合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其中:巫溪王家河库岸防护堤建设工程纳入了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工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示范试点项目。

  四是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二期治理工程全面建成;三期应急治理173个新开工项目(不含8个结合市政建设项目)除奉节猴子石滑坡和云阳宝塔滑坡治理项目外,其余均完工;高切坡防护项目累计完工率达到80%;非应急项目顺利启动。

  总体来说,*年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受历史欠账和未来加快发展双重因素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仍然巨大。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三峡库区水质持续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国债资金逐步淡出林业工程和库周绿化带建设工程实施完毕,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缺乏项目支撑。项目推进方面,由于受特大洪水灾情影响,在建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个别项目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城区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工作矛盾突出;《规划》修编未出台,影响了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国家消落区整治工程规划指导大纲未能出台,影响了我市规划编制工作。基于上述分析,预计*年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将呈现“一增一减”特。

【热门推荐】